Ex58 吸附能的计算(三)

前面一节我们将Cu的slab表面扩展成p(2x2), 然后放了一个O原子在上面吸附。最后发现与p(1x1)表面上吸附相比,O原子的吸附能从+1.2 降低到0.2 eV. 说明覆盖度高的时候,O原子的吸附很差。吸附能受覆盖度的影响很大。

那什么是覆盖度? Surface coverage(θ)

从字面上理解,就是表面被吸附物(原子或分子等)覆盖的程度。一个固定大小的表面,如果上面某一吸附物越多,那么说它的覆盖度也就越大。也可以理解为:该吸附物在表面上的浓度也就越大。在多相催化的过程中,吸附是第一步。而在催化剂表面上,其活性位点数量是有限的(N个),如果N1个活性位点被吸附物种占据了,那么此时的覆盖度:θ= N1/N。如果所有的活性位点都被占据了,那么覆盖度就是1。 这个相信学过物理化学,以及相关多相催化基础知识的都能理解。 如果不知道的,请自己查找相关参考书学习,主要是在Langmuir 吸附那一部分。


在表面计算中,覆盖度我们通常使用原子数目的比来表示。首先,在p(2x2)的Cu(111)表面上,有4个Cu原子,我们可以认为活性位点是4个。当我们放一个O上去后,占据了一个Cu,那么此时的覆盖度是1/4。前面我们在p(1x1)的表面上放了一个O,可以认为是Monolayer的O吸附,也就是覆盖度为1。

1)之所以用原子数来表示,而不用表面积。是因为吸附的物种往往不像O原子这么简单,比如甲醇,乙醇,等等。这些表面上吸附物种的面积很难算,将它们的面积除以表面的面积,可行性不大。

2)师兄,如果我的吸附分子很大,比如苯环。 1个Cu原子上面放不下,那该怎么表示?


首先你需要扩胞,如上一节所讲的,将表面扩大到能容得下苯环为止。

1)比如我们将表面扩展成p(3x3)后才能放上去一个苯环,那么此时的覆盖度就是1/9。虽然数值很小,但对于苯环来说,Monolayer的吸附,按照这个定义,其覆盖度就是1/9。

2)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苯环可以占据9个表面的原子,那么我们将这9个原子看做一个活性位点,那么覆盖度就是 1/1。第一个1指的是1个苯环,第二个1指的是1个活性位点(9个原子)。

大家在计算的时候,一方面参考专业书,文献中的表示,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体系需要,只要将问题描述清楚就可以了。

继续回到上一节留的另一个问题:扩胞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。

1)扩胞的操作已经展示给大家了,相信这不再是什么难事了;

扩胞后的结果见下图:

2)扩胞后计算,我们需要注意的主要是KPOINTS这个文件。前面p(1x1)-Cu(111),我们用的K点是:13x13x1。那我们扩完胞后,晶格变大了,还能继续用$13\times13\times1$吗?

答:可以用来计算。但结果不能用来和其他K点的进行比较。


什么意思呢?

这里大师兄想要表达的是:如果你想要对比两个计算结果,首先要保证它们在一个计算的等级上, 即两个计算K点的网格密度是一样的,或者差不多的。在Reciprocal space中,晶胞的长度为$2\pi/a$。然后我们将这个长度分割成k段。每一段长度为:$2\pi/ka$

我们扩胞后,晶胞长度变为2a,则在Reciprocal Space中,晶胞的长度为$2\pi/2a$ =$\pi/a$。

如果我们用之前的KPOINTS,那么就会将π/a分成k段,每段长:$\pi/a$, 由于分的更细,这会导致扩胞后K点的密度更大。

为了保持和扩胞前的密度一致,我们需要将$\pi/a$分割成 k/2 段,这样每段长为$2\pi/ka$。


因此当我们扩胞后,KPOINTS如果保持不变,会导致前后两个计算的K点密度不一致时,从而计算的精度也不一样,所以两个结果没有可比性。

师兄,你说了这么多废话。那我们该怎么办呢?

很简单,将K点数目减小就可以了。 前面p(1x1)我们使用的是$13\times13\times1$,那么扩胞成p(2x2)后,K点就需要相应的减小到$7\times7\times1$。更简单一点,回想我们前面说到的那个经验选择。K * a 的取值范围。

https://wiki.fysik.dtu.dk/gpaw/exercises/surface/surface.html

我们只要保证所有计算中: K * a 的数值差不多就OK了。所以,当你看到这里,你就可以随便扩胞了,什么p(2x2), p(3x3), p(4x4)啦,扩胞后都知道该怎么选择K点并修改KPOINTS了。


那对于其他输入文件呢?

INCAR:

此时,对于Cu体系来说,可以保持不变。但有些与原子数目相关的参数,你还是需要在INCAR里面修改,保持与新的POSCAR对应。比如:

  • MAGMOM, 但如果你的体系是具有磁性,需要重新设置MAGMOM。

  • 更复杂点的体系,如果你的体系是不仅有磁性,还是反铁磁,当你扩胞后,你还要给不同的原子设置磁矩的方向。

POTCAR: 保持不变

提交任务的脚本: 扩胞后,由于体系变大, 计算会变慢,为了加快速度,我们可能会需要增加节点数目。


计算步骤:

老实人的做法:

扩胞后,很多人问计算吸附能的步骤,不清楚该怎么样进行。

第一步:优化扩胞后的Slab 模型: 因为扩抱前已经relax过了,所以这一步很快就会结束;得到新的slab能量。

第二步:在第一步优化的基础上搭建吸附模型; 然后优化,得到slab+吸附物的能量。

第三步:套公式,计算吸附能。

老司机的做法

当然了,如果你经验丰富,计算的够多了,可以尝试这样做:

第一步:优化扩胞后的Slab 模型: 因为扩抱前已经relax过了,所以这一步很快就会结束;得到新的slab能量:

同时:在扩胞后的slab模型上(没有优化)直接搭建吸附模型,然后优化,得到slab+吸附物的能量。

第二步:套公式,计算吸附能。

这两种做法,最后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,如果有差别,也是微乎其微,可以忽略不计。注意:在计算纯的slab能量时,表面应该是放开的。


另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是,slab的表面我应该放开还是固定呢?

严格来说,slab的表层原子应该是弛豫的,也就是坐标后对应的是 T T T,这样更符合物理化学意义,因为催化剂表面的原子不可能会不动。厉害的时候,吸附物还会导致表面重构。所以你在阅读文献,会发现理论部分都会写:Top two layers 放开来模拟表面,底部的原子固定来模拟体相等等这样类似的话。

但是,将表面原子放开后,会导致结构优化步数的增加,从而引起计算量的增加。如果你的模型很大,吸附结构很多,可以先从小模型,低K点出发,先固定住表面,算一遍吸附,大体有个感觉后,再一步一步增加计算的精度。

如果体系太大了,可以尝试着固定表面来算吸附能,步骤如下:

  • 1)先优化slab模型,这一步表面原子是要放开的;
  • 2)固定表面原子,
  • 3)放吸附物种优化。

目前计算能力基本上可以完全满足放开表面原子的计算。所以,大家不要纠结这个问题。表面的原子能放开,尽量放开。如果实在是不放心,那么就找一篇和你工作很相近,体系类似的计算文章,看看别人怎么设置的,照猫画虎就可以了。


参考阅读:

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:A Practical Introduction, Chapter 3:Nuts and bolts of DFT calculations


扩展练习:

另一个无关痛痒,但对后面工作效率会造成影响的问题就是:

当扩展完之后,你会看到,Cu原子的坐标,是按照每个单胞中的坐标来排列的。在p(2x2)中有4个p(1x1)的单胞,先列出来第一个(1x1)中4个原子的坐标,然后再列出来第二个(1x1)的,以此类推。但是,比如我们想仅仅放开表面的第一层原子(也就是纵坐标为6.26的所有原子),就得把纵坐标为4.189的原子挨个由T T T 改成 F F F (图中箭头所指的部分)。这样会很麻烦,还浪费很多时间。

怎么解决这个问题,快速将表层,次表层原子固定或者放开呢 ? 看下一节的内容。